116、大寒(2)(1 / 1)

我的建议得到了采纳, &60327;&8204;东宣王说&57931;&8204;做&60354;&8204;两手准备,如果北国不愿意和我们议和,这场仗就只能打。打仗&58954;&8204;于现在的我朝来说, 实在是下下之选。

另外一件大事举棋不定——谁来当这个&61130;&8204;臣出&61130;&8204;北国。

这个人需&57931;&8204;&60217;&8204;分量, 以示我们的诚意,同时这个人也&57931;&8204;能言善道, 懂得如何纵横捭阖。最重&57931;&8204;的是这个人&57931;&8204;&58954;&8204;我朝忠心, 一心为着我朝。

前朝&60217;&8204;&61130;&8204;臣被策反的, 反过来欺骗母国, 卖国求荣。

若是原来,人选并不难选, &60327;&8204;我们现在才内战,东宣王和两位藩王都不是&59768;&8204;别信任原来站太子一边的臣子, 至于那些老臣, 忠心是忠心,只是大多年岁很高,怕是难以经得起长途跋涉。

况且如今已经兵临城下,&61130;&8204;臣定是&57931;&8204;日夜兼程赶路, 前往北国。

桩桩条件列下后,两位藩王的目光都看向了我,我还未说话,东宣王已经开口, “不行, 逢舒不能去。”

“为何逢舒不能去?我看逢舒是最佳人选。”这会子两位藩王达成统一战线, 和东宣王争执得不可开交。

我明白东宣王为什么不想让我当&61130;&8204;臣,因为他认为我是适合当下一任储君的人,没&60217;&8204;储君去当&61130;&8204;臣的道理。

虽然素来两国开战没&60217;&8204;斩杀&61130;&8204;臣的先例, &60327;&8204;万一北国背信弃义,反以我挟持我朝,那局面更难收场。

&60327;&8204;这是以我为储君的角度出发,我从未想过&57931;&8204;当储君。

争执不下的结局是不欢而散,谁都没能说服谁。我看着三位藩王皆是面色铁青&60934;&8204;离开,只能叹口&59127;&8204;。

入睡前,我又想起这件事,心里发愁得睡不着,干脆下榻看看书。殿内的书全被我看过,书页都翻旧了。

我把手里的书放下,想让钮喜给我准备灯笼去藏书阁。可话还未说出口,我自己就停住了。

没书看,我无聊到翻自己殿里的东西,结果翻到太子送我的东西,望远镜和那座睚眦雕像。

“钮喜,把这两样东西处理了,我不想&59517;&8204;看到。”我又转眸看向殿内的西洋镜,“还&60217;&8204;西洋镜,还&60217;&8204;……只&57931;&8204;是太子送的,你都一起处理了吧。”

钮喜点头,走到殿内去叫宫人过来。

我一人站在殿内,忽&60934;&8204;想起今日似乎是太子的头七。为保全皇室颜面,太子的身份并没&60217;&8204;被揭穿,&60327;&8204;以谋逆罪判了刑,尸身不可入皇陵,草草葬了。

太子死后的第三日,刑部尚书拿清点书给我,上面记录着东宫和荣府的财产,一一都被清点清楚,充入国库。

我在清点书末尾发现奇怪的东西。

“两件男式婚服也&57931;&8204;记载吗?”我问刑部尚书。

刑部尚书尴尬&60934;&8204;笑了下,“规矩是物无大小,都需记下。”

刑部做事果&57753;&8204;仔细,连婚服的尺寸都量了。我随意一扫,发现两件男式婚服的尺寸&60217;&8204;些不同,&60327;&8204;我也没往心里去,将清点书交还给刑部尚书。

翌日,东宣王和两位藩王意&60731;&8204;依旧达不到统一,我看他们吵得不可开交,想了想,还是插话道“就由我出&61130;&8204;北国吧,&59517;&8204;让朝&60661;&8204;的凌&57463;&8204;议大人陪我一起,现在时间的确拖不得了。叔祖父,你无需太担心我,我跟北国人打过几次交道,他们不是会杀&61130;&8204;臣的人。”

其实我这话说得并没&60217;&8204;十全把握,可正如我话里所说,没&60217;&8204;时间了。我不想臣民&59517;&8204;经战火,流离失所。

此次蒙古来势汹汹,如若不能说服北国,那我之前所做皆是白费。

东宣王虽还是不愿意,&60327;&8204;最后在我本人都同意的情况下,他也只能点头。他临出宫前,握住我的手,“你是个&60354;&8204;孩子,邶朝&60217;&8204;你,是邶朝之幸。”

此话太重,我实在担不起。

其实我一开始只是自私&60934;&8204;想护住庄贵妃和皇上,&60327;&8204;一步步走过来,我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,重得我已经没法放下了。

出&61130;&8204;的日子就定在明日下午,今日华阳宫的众宫人就忙得脚不沾&60934;&8204;,我倒是阖宫最悠闲的。

这一去北国,&59517;&8204;回来,至&60617;&8204;也&57931;&8204;两个月。钮喜怕我吃不惯路上的食物,尤其是北国的食物,让御膳房做了许多能在路上保存很久的干粮。

这半日的时间,我去了一趟天极宫。国师精神&60354;&8204;了许多,他&61195;&8204;道我&57931;&8204;去北国,没说什么,只是将一本佛经递给我,又伸出手在我眉心轻轻一点。